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参考志愿最好20分为一档
来源:海峡导报 2005-6-28 9:11:26 【字体:小 大】

切线公布后省高招办主任首次指导“知分报志愿”

 

    今年,我省实行高考成绩公布、各批次最低投档线切出后再报志愿的做法,免去了考生估分失误的风险,但这种知分填志愿的方法依然存在风险,易形成各录取院校在高考分数上的“断层”和考生志愿的“扎堆”,同分数段考生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如何正确填报志愿,增加录取机会呢?
    昨日下午,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在今年切线公布后首次对填报志愿进行指导,并提醒考生:选定第一志愿后,参考志愿最好以20分为一个档次拉开差距,确保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参考志愿能够“托底”。


填报志愿须留余地


    林其天说,今年我省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时,按考生分数高低公布每一分的人数,即“一分一排名”。也就是说任何分数的考生,现在都可以准确知道自己的分数在全省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在这个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客观冷静地做出判断,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就盲目报考,必须留有余地。
    具体来说,在选定第一志愿后,参考志愿一定要形成“梯度”——以20分为一个档次拉开差距。这样,如果第一志愿落选,还有参考志愿可以“托底”。  

  
必须清楚院校招生情况


    林其天表示,考生应该了解近三年全国院校在闽招生录取情况,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信息,看自己的成绩可能被哪些院校录取。
    此外,考生要好好利用原来向各地市高招办购买的“学信卡”,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上网查询一下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高校录取情况,检索时多分开几个档次,多降两三档,并以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多降几名,检索出一批学校来,相信在这些学校里总会有考生自己理想的学校。在初步选择所要填报的学校后,考生要与院校联系,了解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级差、录取规定、体检要求等,判断是否与自己的志向相符,并具体了解录取过程要注意的事项。


谨防跨报误区


    此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必须注意,普通高考文史类与理工类不能跨报;普通高考与“高职单招”不能跨报;“高职单招”按13类考试,按6大类招生,各大类之间不能跨报;体、音、美专业成绩不上线的要直接填报理工(或文史类)志愿。

相关链接

填报志愿切勿“脚踏两只船”
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公布咨询方式

    今年北大在福建的招生数是:文科25人,理科33人,医学部15人。清华招生90人,全部为理科。

    昨日记者获悉,为了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中可能出现的“扎堆”问题,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对外公布了在闽招生咨询期间的联系方式,即日起至30日我省每一位有志报考清华或北大的考生都可与招生组取得联系并咨询相关信息,以确保不出现失误。 
   

    ■北大联系方式 北大招生组负责人:郑老师13489081206; 北大医学部招生组负责人:赵老师0591-83365333转603; 福州、宁德、莆田、南平、三明地区分负责人:刘老师13489081208;0591-83350806 0591-83365338; 咨询地点:福州阳光假日大酒店(福州高桥路26号) 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地区分负责人:张老师13779943580;0592-5808866 咨询地点:福建东南亚大酒店(厦禾路908号,厦门火车站旁)


    ■清华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福建招生组在铜盘大酒店设立清华大学招生工作联络站,并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号码为:0591-87767296,0591-87767297,以及两部福建的手机电话,号码是:13174506927和13665041135。


    此外,近期我省考生还可以随时给清华福建招生组老师发电子邮件进行咨询:

    福建招生组: fjzs@tsinghua.edu.cn 招生组组长黄东涛: huangdt@tsinghua.edu.cn 沈瑜:shenyu@tsinghua.edu.cn 吴树林:wushulin@tsinghua.org.cn 周羽:yuzhou@tsinghua.edu.cn 王守清:sqwang@tsinghua.edu.cn 吴爱萍:wuaip@tsinghua.edu.cn 李政:lizheng@tsinghua.edu.cn。
    另据透露,由于担心考生会脚踏两只船,今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招生组还准备改变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做法,将会加强沟通与协作。北大和清华招生组有关人士同时希望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深思熟虑,要按自己实力填报,不要随大流,也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来源:海峡导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